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郁静瑜
各位中午好!今天在这里主要说拍卖行业发展的一个路径。作为企业来说,上海拍卖行是一个综合性的拍卖企业,像起上海拍卖行这种名字的企业,其实就是从一个老国有企业一路走过来的。我们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,所以我们做艺术品拍卖是误打误撞的。上海拍卖行在 1992年 6 月 6 日进行了第一次的艺术品拍卖。之前的拍品并不是来自于社会各界收藏人士,而是来自于公安的罚没,是我们上海刑侦总队的罚没物资,其中有一批就是艺术品,有黄花梨的大床、瓷器、西洋的家具,西洋的瓷器等,什么都有。
我们那时候举办的第一场艺术品拍卖会还是记忆犹新的。1992 年 6 月 6 日那一天,来了好多记者,原本这一场拍卖会应该是在 1990 年 11 月 24 日举办的,当时我们被有关部门叫停了这场拍卖会,不能拍了。到了 1992 年我们又开始了艺术品拍卖,因为改革的春风来了。所以说那一年拍了以后有各大的媒体报道,包括有解放日报、文汇报,包括新民晚报,还有上海电视台。文汇报出了一篇文章,标题是“40 年来第一锤”,记录了这一次的艺术品拍卖。我们当时做了这一场以后,社会的反响是很大的。作为我们企业来说,我们成立拍卖行的初衷,是搞公物拍卖、罚没物资的,不是做艺术品的。这样,我们把这个很好的一个机会白白错过了。
后来我们还是做“老本行”,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组织公物拍卖,海关的、公安的、法院的,要处置这些东西,也以做这个为主。到了 2002 年,我们陆陆续续也开始拍邮票、书画,包括艺术瓷器、瓷杂项,搞了三个部门。到了 2002 年公司改制以后,我们在思考,全国各地,包括北京、上海,艺术品的春风很强烈地吹来了,拍卖行很多的一块是来自于社会的艺术品拍卖。我们也考虑要去做这一块,当时我们也在创新,想更多地考虑上海的海派文化如何来跟我们公司结合。
一直都有人说,好多东西都流到北京去了。当然在上海,刚才有代表发言的两家拍卖公司,他们都在做艺术品,做得也相当好。我们公司可能就没有这么大的发展空间了。我们就开始做一些海派的东西,比如老手表、钟表、珠宝之类的,我们后来慢慢又发展起来了。北京有了钱币拍卖,我们也做过。
我从业这么多年,也见证了行业逐渐兴起到快速发展的过程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,就像前面嘉宾也说的,其实做拍卖是很需要有专业人士的。我们当时也是发展了一些专业队伍。就像我举例说钟表,钟表就是因为我们在它发展高潮的时候,在 2011、2012 年的时候,手表收藏的空间很大,整个社会的氛围流行手表收藏。我们公司艺术品拍卖有时候跟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趋势是很吻合的。当时就是有很多人都收藏手表、戴手表,这种风气出来了以后,当时拍卖其实很火爆的,包括百达翡丽的、陀飞轮的,拍了 160 多万成交。
后来,我们又做了很多,把那些钟表类的拍卖就做得很精细。因为它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,它没有几千万的成交额,比较高的金额也就几百万的成交,一般都是几十万。我们去做那些挂表等等,我们去深耕细作,在这些过程中会发现什么叫海派,真的有一些年岁比较大的老者、收藏家,以前可能是资本家的后代,他们从解放前就喜欢玩手表这些东西。到现在,他们还会拍卖行,参加拍卖会,来举牌、来买东西,这也许是他们的一份记忆。
当然,也有年轻人来买比较时尚的手表,像我们说的百达翡丽、朗格的。 这块其实做得也还可以的,我们一直坚持下来,我们一直有一个体会,企业的发展,特别是艺术品的拍卖、包括收藏品的拍卖,我们还是会更多地去考虑跟我们上海海派文化来结合,该怎么融合,我们在这个地方去做一些文章,但是我们还是摆脱不了一个综合性拍卖企业的一个框架。我们没有全力以赴做艺术品拍卖,当然也可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了瓶颈。我们是这样的一个现状,但是我们也会孜孜不倦地来探索,争取把我们的收藏品、艺术品搞得更好。我们也要为服务于我们上海“四个中心”的建设再出一分力。
范老师点评: 小郁说的是我们上海艺术品拍卖最大的困惑之一,刚才彭总说了,北京有200 多家拍卖行在做文物艺术品拍卖,有文物艺术品资格的,上海有 60 多家,但是细分一下市场,上海 60 多家拍卖行当中,2/3 是综合性拍卖行,我们上海的综合性拍卖行,在中国的拍卖市场,是第一团队,但是他们的艺术品拍卖,是副业。所以上海的艺术品市场,这几年不温不火,跟我们的专业性拍卖行太少、规模太小,有一定的关系。这是我们需要下一步提升上海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,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。
上海拍卖行的海派拍卖,它的旧家具拍卖,都是上海附近的旧家具,它的金器、银器的拍卖,是上海这座中西融合的城市的一种居民生活的一种爱好,一种收藏的爱好,还有它的钟表拍卖。这些海派文化的拍卖,很细,但是它的影响力不大。怎么来提升,这也是一个学问。下面有请阳明拍卖行的陈总,给我们讲讲。
(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)
CopyRight © 1996-2017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
地址: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2号 邮编:200010 电话:021-64226596 传真:021-64226595 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沪ICP备11015601号-2